从中医角度看,容易耗伤气血的行为包括:熬夜伤肝血,过度运动致血汗两亏,暴饮暴食损脾胃,思虑过度伤脾耗心神,久坐不动碍气血运行。如何把气血补回来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~
如何把气血补回来?
1、适当运动
长期不运动易导致循环不畅,气血生成受阻,可导致血虚。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新陈代谢。
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,选择散步、打太极、八段锦等运动。
建议每周运动5次左右,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。有基础疾病的朋友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强度。
2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
保持规律作息、避免熬夜、保持规律饮食、戒烟戒酒、避免久坐不动等,都有助于改善血虚。
3、养好肝血
中医认为肝藏血,是贮藏血液、调整血量的重要脏器。想要养好气血,一定要注意养肝,建议多吃一些养肝食物,如菠菜、黑芝麻、红豆等,同时避免喝酒、熬夜等伤肝行为。
4、中药调理
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熟地、桃仁、党参、黄芪、何首乌、枸杞子、山药、阿胶、丹参、玫瑰花等,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选方煎服。
5、饮食注意
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、微量元素(铁等)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,如红枣、莲子、山药、核桃、山楂、猪肝、鸡蛋、菠菜、胡萝卜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虾仁、红糖、猪血等,可以合理搭配,尽量保证营养均衡。
煲汤时还可以适量加入中药,比如党参、黄芪等补气补血的药材,可以搭配鸡肉等食材煲汤喝。
食疗推荐:
1)红枣木耳汤—补血养血
功效:此汤有补血养血之效,主治血虚型贫血,面色苍白或微黄,口唇、指甲淡白,体虚无力,心悸失眠,头晕目眩。
材料:红枣30枚,黑木耳25克。
做法:将黑木耳撕成小朵状,放入沙锅,加水适量,大火煮沸,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,待黑木耳熟烂时,放入红枣和红糖,煨煮至沸,红糖完全溶化即成。
2)山药薏米芡实粥—健脾补肾
功效:山药薏米芡实粥有补气之效,同时,芡实可收敛、固肾,山药可调理脾胃。
材料:山药500克、芡实150克、薏苡仁750克。
做法:把山药、薏苡仁、芡实打成粉末,每天取一或两调羹,放入小米或大米中熬粥,每天喝一次,坚持一个月左右,体质会有明显改善。
6、按揉穴位
经常做头部、面部、脚部保健按摩可以消散瘀血,可以坚持按揉关元、血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等穴位。
1)按揉关元穴
古人认为关元穴是男子藏精、女子藏血之处,常按揉能够补养元气、肾气。有空时多揉揉,大约3分钟即可。
位置:在肚脐下三寸,若找不到位置,大家四指并拢,并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的宽度就是3寸,以它为准,肚脐下面四指的地方就是关元穴。
2)按揉血海穴
血海穴是负责血量的大总管,可解决月经过量或过少问题。月经过多就敲左侧血海穴,月经过少则敲右侧血海穴。每次敲的时间不限,但每天敲的时间加起来不得少于1小时,最好是两小时以上,最少持续一个月。
位置: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,髌骨内侧端上2寸。